登入以檢視影片內容

逐字稿

為什麼說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個退一步背後可大有來頭?
我給您分享個故事,聽完,您就明白了。
故事發生在清朝康熙年間,主人公是當朝宰相張英。
張英是誰?乍一聽,大家或許不太熟悉,
但他有一個更有名氣的兒子,廣為人知,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清朝著名宰相張廷玉。
張英、張廷玉被人們稱為父子宰相。
中國歷史上的父子宰相極為罕見,為後世稱頌的少之又少。
像張英父子這樣,位高權重又受人愛戴的父子宰相就更是鳳毛麟角了。
張英的老家在安徽銅城,他的鄰居吳家是當地有名的富戶。
吳家和張家一牆之隔,牆的南面是張家,牆的北面是吳家。
吳家想翻蓋新房子,說一牆之隔的牆是他家的。
而張家認為這牆是他家的,為此兩家爭執不下。
因為祖上沒留下明確的契約文字,說這面牆到底是誰家祖上蓋的。
張吳兩家爭執不休,吳家認為自己很有錢,
張家認為自己很有勢力,兩家互不相讓,誰也不服誰。
後來兩家就把官司打到了縣衙,這下讓縣令為難了。
吳家是當地的名門望族,張家有張英在京城當宰相。
這張吳兩家的身後背景他哪邊都得罪不起。
因此縣令就從中調解,想讓雙方各退一步。
但一直打不成和解,縣令也不敢輕易斷案。
於是案子從此也就拖了下來,懸而未決。
張家人為了盡快解案,就千里飛疏到京城,
向時任宰相的張英求救。
大概意思就是說,吳家人想獨佔那一面牆,
希望他能回來處理好這件事,為他們家出一口惡氣。
張英收到信,一下子就明白了這是宅姬糾紛。
雖然只是一牆之爭,但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影響於鄰里的關係。
畢竟大家進進出出,抬頭不見低頭見,
會十分尷尬的。
張英沒用詮釋壓制吳家,而是寄上新來,
大筆一揮,給家人回了這樣的一首詩。
千里家疏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金油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英的回覆堪稱教科書級別,非常經典有意思。
詩的前兩句也是廣為傳頌。
小時候在農村時經常提父親提及,
而後兩句很多偉人都曾提到過。
張英的意思就是說,不就是一牆之爭嗎?
咱們讓給吳家三尺,又有什麼關係呢?
萬里長城至今還在,而修建長城的秦始皇早就灰飛煙滅了。
什麼你的我的,爭來爭去,到頭來一切都是浮雲。
既然這樣,又何必斤斤計較呢?
人活著,爭來爭去,一閉眼,還不是一了百了,一切煙消雲散。
張家人獨霸張英的書信,明白了老爺子的意思,
有所感悟,也覺得羞愧。
於是就按照張英的意思,大度的向後浪出了三尺。
吳家見此情形深受感動,也向後浪出了三尺。
如此一來,張吳兩家之間就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道,
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六尺巷。
張英用他的智慧與寬厚解決了棘手的鄰里之爭,
一時間傳為一段佳話,流傳至今。
到了後來,張英和張廷玉父子二人,兩代為清朝宰相。
據統計,同城的張氏在清代晉氏就有24名,
舉人47名,在朝廷做官的人有254位。
這樣的情形真的是令人稱讚。
家人們聽完這個故事,讓我們不僅感慨,
在生活中我們不可避免的會遇到斤斤計較的人。
你不要去跟他爭辯,人生短短幾時在,
何必爭來爭去,執著於外界事務呢?
古人云,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災,
凡事不可做的太絕,
要給自己和他人留有迴旋的餘地。
低調做人,踏實做事,這才是做人真正的境界。
您覺得呢?
近 31 日
0 次瀏覽
本訊息有 0 則查核回應
目前沒有已撰寫的回應,建議對其抱持健康的懷疑。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